下載網誌:moztw.tw
下載版本:finefox setub3.6.3exe
外掛套件:DownloadHelp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Bill Gates)正式的名字為威廉‧亨利‧蓋茲三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於1955年10月28日(天蠍座)誕生於美國西雅圖市,他是家中的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妹。他的家庭富裕,母親瑪麗(Mary Gates)則是位集學校老師、華盛頓大學董事和 United Way International 董事長等職務於一身的女性,也是西雅圖市社交界的名人;父親人稱比爾二世(William H. Gates II)是在西雅圖當地執業的律師。比爾的父母親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注重,管教雖然嚴格,卻也很尊重他們。蓋茲唸過公立小學,也上過私立的湖濱(Lakeside)學校。在那裡,他開始了未來的志業:個人電腦軟體與設計電腦程式,那年他才 13 歲。貌不驚人的比爾自幼成績平平,只有數學科表現傑出,自從在湖邊中學初次接觸電腦後,就瘋狂的愛上了它。1973年比爾進入哈佛大學就讀,1977年自哈佛大學輟學。1975年偕同好友保羅‧艾倫(Paul Allen)(排名全球第七首富)創立了日後大放異彩的微軟公司(Microsoft)。1994年1月1日比爾終於放下繁忙的工作和微軟的女經理梅琳達˙弗倫奇(Melinda French Gates)雙雙踏入了結婚禮堂。育有兩個小孩,女兒珍妮佛(Jennifer Katharine Gates)於 1996 年出生,兒子 Rory John Gates 於 1999 年出生。 蓋茲熱愛閱讀,並且喜愛從事高爾夫球運動和打橋牌。比爾‧蓋茲對工作非常癡狂,每週工作時數是六十五小時,而且除了工作之外便是看書。他曾說「我生命中唯一能讓我全力投入的事情是工作,在三十歲以前如此,恐怕四十歲以後也是如此!」。他自稱是一位「為理想與目標而終身不悔的人」。現年五十歲的比爾迄今累計財富以微軟公司的股價計算,資產高達四百六十六億美元。依此計算比爾‧蓋茲工作半小時,布希得辛苦工作一整年。比爾說他希望在經營微軟公司十年然後專心施捨他的錢財,他說打算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送出。2005年初,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白宮漢宮頒贈騎士勳章給微軟總裁比爾蓋茲,以表彰他積極投入世界各地的慈善工作,和對英國高科技業所做的貢獻。關於微軟和比爾蓋茲的一點小事:※比爾蓋茲每秒鐘賺進 250 美元(以秒計費?),每天賺 2,000多萬美元,每年賺 78億美元,如果他不小心掉了一張仟元大鈔,他可別浪費時間去撿,因為在他彎下腰的四秒鐘內,他已經把這一千元美金賺回來了。※美國國債共 5.62兆美元,如果讓比爾蓋茲一個人來還的話,他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全部還清。※他的財富比美國的黃金總存量多三倍,他可以分給全世界60億人口每人15美元,自己還有剩下 500 萬美元(零用錢)。※麥可喬登是美國最高薪的運動員,如果他不吃不喝,並把他每年3,000萬美元的收入存起來,那他要再 277年以後,才可以和現在的比爾蓋茲一樣有錢。※至於我國一般公務員,每月6萬薪水,而且也不吃不喝的話,需要2,600萬年後,才可能與比爾蓋茲媲美。※如果比爾蓋茲是個國家的話,他是全世界第37個最富有的國家,或是美國第 13 大公司 ,比 IBM 還大。※如果把比爾蓋茲的錢全部換成一元美鈔,可以從地球舖到月球,來回18 次,但是您要不眠不休的舖 1,400年,而且還得雇 713 架波音 747飛機才能運完這些鈔票。※比爾蓋茲已經四十歲了,按照美國男人的平均壽命來算,他還可以活35年,他得每天花678萬美元,才能在告別人世之前把錢花光。比爾蓋茲在一個畢業典禮上給了畢業生11個人生的建議,也許對於我們也有啟發性。1.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2.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這個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績,再去強調自己的感受。3.你不會一離開學校就有百萬年薪,你不會馬上就是擁有行動電話的副總裁,二者你都必須靠努力賺來。4.如果你覺得你的老師很兇,等你有了老闆就知道了,老闆是沒有工作任期保障的。5.在速食店煎漢堡並不是作賤自己,你的祖父母對煎漢堡有完全不同的定義:機會。6.如果你一事無成,不是你父母的錯,所以不要只會對自己犯的錯發牢騷,從錯誤中去學習。7.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般無趣,他們變成這樣是因為忙著付你的開銷,洗你的衣服,聽你吹噓自己有多了不起。所以在你拯救被父母這代人破壞的熱帶雨林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吧!8.在學校裡可能有贏家和輸家,在人生中卻還言之過早。學校可能會不斷給你機會找到正確答案,真實人生中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9.人生不是學期制,人生沒有寒暑假,沒有哪個雇主有興趣協助你找尋自我,請用自己的空暇做這件事吧!10.電視上演得並不是真實的人生。真實人生中每個人都要離開咖啡廳去上班。11.對書呆子好一點,你未來很可能就為其中一個工作。有一本書叫少年比爾蓋茲介紹比爾蓋茲的一生,從出生、求學、到創立微軟的過程。 有興趣揪去買來看看吧裡面應該能更詳細的解答泥的疑惑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2906608//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2906608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2906608//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2906608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唐景崧
唐景崧是台灣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巡撫,同時名義上也擔任了一下子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因為來台僅一年(1894-1895)就發生了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台,所以沒有什麼建設貢獻可言,就連唯一被記錄下來的事蹟也是負面的,就是在割讓前夕,割讓台灣的消息透過洋行、外國商人的口耳相傳,台灣的住民皆感到震驚譁然。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整個戰役的場景發生在中國的北方,但為何卻要割讓南方的領土。由於清國官方並沒有將割讓的消息正式告知台灣民眾,因此地方上的仕紳便推派代表向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求證,並表達誓死與日本對抗的決心。唐景崧原本私下準備潛行回大陸,但面對地方仕紳的「劫留」,頓時感到騎虎難下,乃將此地的情勢電告清廷,謀求對策。當時的南洋大臣張之洞便以幾個原則提示唐景崧,強調台灣的反抗無論是自立救助、或是結以外援,都必須在與清國無關的前提,以台灣「自保」的名義、或民眾「意願、從違」的形式,從事抗爭活動。在與地方仕紳商議之後,唐景崧便電告清廷,報備此處將以「獨立建國」的名義謀求自立。並於該年 5月23日發表「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這個號稱是「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台灣民主國」就這樣產生。以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俞明震任內務部長、李秉瑞任國防部長、劉永福任南部守備大將、國會議長則推林維源擔任(不過獨立僅十多天,唐景崧便潛行回大陸去了,台灣民主國宣告瓦解,所以他其實是蠻膽小的吧)。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10373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103731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謝坤山的故事
1958年出生在台東的謝坤山,15嵗以前都是在台東度過的。
從小每天看著爸爸踩著三輪車,沿街叫喚「酒干倘賣無?」在他的心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爸爸又瘦又弱,身體不好,還患有肺結核,踩三輪車都是上氣不接下氣,那付辛苦又狼狽的模樣,總讓做兒子的坤山看得很不忍心。國小時便要分擔家計,撿過破爛、賣過枝仔冰,幫媽媽燒飯、養鴨、掃雞舍…..,這些差事,使他及早體會「吃苦耐勞」。
13歳小學畢業那一年,爸爸帶他到一家做飼料的工廠,對他說:「這裡就是你以後上班的地方的了,替人家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吃虧,不要斤斤計較,能多做就多做,這樣老闆才會喜歡……」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下午7點。
15歳那年,爸爸聽說在台北討生活比較容易,於是舉家搬到台北,住在一層三十幾坪的公寓,擠進了五戶人家,謝坤山一家六口只租到一間大約兩坪大的房間。儘管居住的環境有點兒糟糕,剛到台北時,有點兒失望,但是謝坤山還是很快地開心起來,也恢復了鬥志,希望能在台北好好工作,好好賺錢,來幫助家裡。他陸陸續續在鋼鐵工廠和鐵材行工作,沒想到16歳那年,在工作中竟碰到了可怕的意外……
出事當天早上,一踏上公車就覺得腳底莫名其妙的奇癢無比,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所以一到工廠,就是趕緊脫掉鞋子,再跑去工作。他光著腳丫,站在三樓的陽台,按照同事的吩咐,接住一根從樓下傳上來的鋼管,不料,鋼管突然誤觸到高壓電,「砰!」的一聲,謝坤山頓時成了一個從頭到腳暢通無阻的超級導電體,三千三百伏特的高壓電毫不留情的迅速竄流過他的全身!
當他醒來得時候,人已經在醫院,呆呆的望著那爆裂開來的手肘,以及失去皮肉掩護而裸露出來的骨頭,有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後來有告訴他,就在他誤觸高壓電時,有一位同事,見義勇為地從樓下衝上來,抓起旁邊的木梯,往那條
鋼管猛力一掃,這才將謝坤山和閃著火光的鋼管分開。同事們焦急地嚷著:「已經沒氣了!」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生命的跡象,不過同事們仍然想要搶救他。就在把他抱下一樓的時候,他又奇蹟似的恢復了心跳。昏沉之間,他還有一些模糊的印象,記得自己好像被人搬上又搬下,耳畔還有救護車急促得鳴笛…….
當他醒來時,人已躺在病床上,看著媽媽滿臉的淚水,他知道,媽媽的心也正在滴血。在他冷靜的外表之下,他的心其實正在痛哭,正在無助地吶喊,但是他告訴自己:「我不能哭!要不然媽媽一定會更難過。」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父母的愧疚,自己實在是太不小心了,不但讓父母傷心,還要讓她們為龐大的醫藥費擔心,對於一向貧苦的家裡來說,必定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不僅雙手受創很重,連右腳也被燒成像木炭般焦黑,左腳的指頭也被燒壞,傷勢實在太嚴重了,一定要儘快做截肢手術,否則連生命都有危險。
「就算救回來了,也是殘缺不全,活著也是可憐,不如現在就讓他走了。」
「你們終究要放棄他的,你們哪裡養得起呢?坤山現在才16歲,往後的路還很長呢,這是一辈子的負擔啊。」
他躺在病床上,閉著眼睛,強忍住悲痛的淚水。突然,他聽到媽媽哽咽的聲音:「不行!我們絕不能放棄坤山,一定要救他!只要救活了,坤山能再叫我一聲『媽』,那就夠了。」謝坤山心裡想著:「媽媽不肯放棄我,我更不能放棄我自己。」從鬼門關撿回來的第二次生命,絕對不應該是用來憂傷和自暴自棄的,反而應該是積極、健康的活下去。
在醫院治療的時間有半年之久,那段期間媽媽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守在坤山的病床邊,累了就趴在床邊休息,就是不放心回家睡覺。回家之後,謝坤山覺得自己好像成了一個特大號的Baby,媽媽如此細心地照顧他,就好像在照顧一個新生兒似的;母親似乎時刻都守在他的身邊,即使非得出門買菜或買東西,也是儘快趕回家,常常大老遠就會聽到她帶著焦急的跑步聲。每日三餐,媽媽都是先把謝坤山餵飽之後自己再吃,飯菜早已經都涼了。一般的新生兒,很快就會長大,母親辛苦的養育很快就會成為過去。然而他這個大Baby卻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失去的手腳是再也長不回來了,那麼,母親的辛苦是不是也注定視一場沒有期待的付出呢?
為了不要再讓媽媽那麼麻煩,讓媽媽耽誤吃飯的時間,謝坤山發明了吃飯的道具,他用自製的湯匙把飯菜送進自己的嘴巴時,心裡的興奮和自豪真是難以言喻,連飯菜也似乎特別香了。接下來,他開始嘗試用嘴巴來做一些事情,比方說翻閱書報雜誌,畢竟,如果一整天除了睡覺就是呆呆的坐著或躺著的話,實在是太貧乏、太痛苦,假如能夠閱讀些什麼,感覺上和外界還有些聯繫的話,就會好過得多。
就在謝坤山努力自立的腳步向前跨越一大步之後,家裡發生了一件事,媽媽積勞成疾,竟然病倒了!媽媽住院了十幾天,結果,謝坤山也就十幾天沒有洗澡。他一面忍受身體的不適,一方面也一直在想:「我一定得想辦法自己洗澡,這樣媽媽出院的時候,才可以休息,否則又會把她給忙壞了。」經過幾次的實驗和修正,他用衣夾夾住水管的出口,做成克難式的蓮蓬頭,並且運用浴室的牆角、水龍頭、水管甚至洗衣板,當成自己無所不在的手,如此這般把身體往各處去揉搓,再配合站在克難式蓮蓬頭前面轉動身體,謝坤山再次完成壯舉,可以自己洗澡了!
當時有人建議他到夜市的角落一蹲,或找一個香火鼎盛的廟前一躺,前面再放一個大碗公,收入一定很不錯,可是謝坤山拒絕用這種方式謀生。
「如果我小學畢業之後,不是去工廠工作,那會是怎樣呢?什麼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呢?」「對了!小時後我是很喜歡畫畫的。」
他從練習寫字開始,緊緊的咬住一隻筆,好不容易才在一張早已半濕的紙上寫下「謝坤山」三個大大的字,而且還東倒西歪。當他咬著筆做畫時,嘴裡總是傷痕累累,平常維持兩、三個破洞是正常的。在作畫的時候,那一陣陣有如利箭穿心的刺痛,常常讓他痛得幾乎要咬不住筆,然而,他從來不曾因此把嘴鬆開,或是想到放棄,反而把筆咬得更緊。當他咬著小刀削鉛筆時,雖然頭痛、牙痛、脖子痛,但是當第一次一片片小心地一點點削好鉛筆時,感受到的是克服了最大難關,連帶也將自己的未來給「削」出來了。作畫時,因為眼睛距離圖畫紙只有短短的幾公分,對視力來說是極大的負荷,眼睛對焦時引起的眼痛與頭暈,很不舒服,若不是有堅強的意志,是不可能堅強地練習。
在他24歲時,決定要用晚上的時間,再到國中補校繼續他中斷了十一年的學業。謝坤山小的時候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不太愛唸書的,可是,現在卻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動自發的唸書。他希望藉由追求知識來拓展人生的視野,得到心靈的充實,有一天可以豐富自己繪畫作品的內涵。不必為分數或文憑而唸書,完全為了自己而唸書。三年之後,他再接再厲考上建國中學補校,於民國76年畢業,完成了高中教育。
謝坤山和認識八年的女友結婚,婚後擁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泡牛奶、餵牛奶,甚至在腳上綁條繩子,一面作畫、一面拉動搖籃。他說:「我會盡力扮演好丈夫、爸爸的角色,好回報家人對我的愛。」
謝坤山的小女兒常幫爸爸做這做那,人家看了都誇她懂事,她卻說:「沒有啦!是爸爸的手長在我身上啦。」
游泳是謝坤山很喜歡的活動,到游泳池,他必須卸下義肢,以真實面目面對大眾的眼光,他失去了一隻腳、一雙手和一隻眼睛。相對於許多正常的人,一位朋友看了他以後,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謝坤山是外表殘障,內心正常;可是有許多人正好相反,是外表正常,內心殘障。」他喜歡爬山,不只是健身,也是鍛鍊意志。對一個走路有困難的人來說,一般可能會盡量避免走路;而他卻認為,能走路是福氣,所以要多走多走。
謝太太是謝坤山生命中最好的伴侶,是好妻子、孩子的好媽媽,也是許多人的好朋友。在愛中,她們為美滿婚姻做了最好的注解。
1. 【16】歲發生意外,失去雙手。
2. 如果放棄【學習】,就是放棄自己的未來。
什麼事情是你想要學習的?
3. 不但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更清楚自己【還擁有什麼】。
請問你失去了什麼?你還擁有什麼?
4. 可以沒有雙手,但是不能沒有【面對逆境的勇氣和毅力】。
5. 不只是削鉛筆,而且削出了【信心】。
6. 謝坤山用【衣架、鐵絲、原子筆套、湯匙】做成了吃飯的工具。
7. 謝坤山的太太說:「謝坤山臉上的笑容是【不斷克服困難所累積出來的】」。
8. 謝坤山到監獄演講時,勉勵受刑人:「你可以不照鏡子,【但是你不能不面對自己的影子】」。
http://www.sphs.hc.edu.tw/webpages/unit_administration/f100/%C1%C2%A9[%A4s%AA%BA%ACG%A8%C6.htm
從小每天看著爸爸踩著三輪車,沿街叫喚「酒干倘賣無?」在他的心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爸爸又瘦又弱,身體不好,還患有肺結核,踩三輪車都是上氣不接下氣,那付辛苦又狼狽的模樣,總讓做兒子的坤山看得很不忍心。國小時便要分擔家計,撿過破爛、賣過枝仔冰,幫媽媽燒飯、養鴨、掃雞舍…..,這些差事,使他及早體會「吃苦耐勞」。
13歳小學畢業那一年,爸爸帶他到一家做飼料的工廠,對他說:「這裡就是你以後上班的地方的了,替人家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吃虧,不要斤斤計較,能多做就多做,這樣老闆才會喜歡……」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下午7點。
15歳那年,爸爸聽說在台北討生活比較容易,於是舉家搬到台北,住在一層三十幾坪的公寓,擠進了五戶人家,謝坤山一家六口只租到一間大約兩坪大的房間。儘管居住的環境有點兒糟糕,剛到台北時,有點兒失望,但是謝坤山還是很快地開心起來,也恢復了鬥志,希望能在台北好好工作,好好賺錢,來幫助家裡。他陸陸續續在鋼鐵工廠和鐵材行工作,沒想到16歳那年,在工作中竟碰到了可怕的意外……
出事當天早上,一踏上公車就覺得腳底莫名其妙的奇癢無比,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所以一到工廠,就是趕緊脫掉鞋子,再跑去工作。他光著腳丫,站在三樓的陽台,按照同事的吩咐,接住一根從樓下傳上來的鋼管,不料,鋼管突然誤觸到高壓電,「砰!」的一聲,謝坤山頓時成了一個從頭到腳暢通無阻的超級導電體,三千三百伏特的高壓電毫不留情的迅速竄流過他的全身!
當他醒來得時候,人已經在醫院,呆呆的望著那爆裂開來的手肘,以及失去皮肉掩護而裸露出來的骨頭,有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後來有告訴他,就在他誤觸高壓電時,有一位同事,見義勇為地從樓下衝上來,抓起旁邊的木梯,往那條
鋼管猛力一掃,這才將謝坤山和閃著火光的鋼管分開。同事們焦急地嚷著:「已經沒氣了!」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生命的跡象,不過同事們仍然想要搶救他。就在把他抱下一樓的時候,他又奇蹟似的恢復了心跳。昏沉之間,他還有一些模糊的印象,記得自己好像被人搬上又搬下,耳畔還有救護車急促得鳴笛…….
當他醒來時,人已躺在病床上,看著媽媽滿臉的淚水,他知道,媽媽的心也正在滴血。在他冷靜的外表之下,他的心其實正在痛哭,正在無助地吶喊,但是他告訴自己:「我不能哭!要不然媽媽一定會更難過。」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父母的愧疚,自己實在是太不小心了,不但讓父母傷心,還要讓她們為龐大的醫藥費擔心,對於一向貧苦的家裡來說,必定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不僅雙手受創很重,連右腳也被燒成像木炭般焦黑,左腳的指頭也被燒壞,傷勢實在太嚴重了,一定要儘快做截肢手術,否則連生命都有危險。
「就算救回來了,也是殘缺不全,活著也是可憐,不如現在就讓他走了。」
「你們終究要放棄他的,你們哪裡養得起呢?坤山現在才16歲,往後的路還很長呢,這是一辈子的負擔啊。」
他躺在病床上,閉著眼睛,強忍住悲痛的淚水。突然,他聽到媽媽哽咽的聲音:「不行!我們絕不能放棄坤山,一定要救他!只要救活了,坤山能再叫我一聲『媽』,那就夠了。」謝坤山心裡想著:「媽媽不肯放棄我,我更不能放棄我自己。」從鬼門關撿回來的第二次生命,絕對不應該是用來憂傷和自暴自棄的,反而應該是積極、健康的活下去。
在醫院治療的時間有半年之久,那段期間媽媽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守在坤山的病床邊,累了就趴在床邊休息,就是不放心回家睡覺。回家之後,謝坤山覺得自己好像成了一個特大號的Baby,媽媽如此細心地照顧他,就好像在照顧一個新生兒似的;母親似乎時刻都守在他的身邊,即使非得出門買菜或買東西,也是儘快趕回家,常常大老遠就會聽到她帶著焦急的跑步聲。每日三餐,媽媽都是先把謝坤山餵飽之後自己再吃,飯菜早已經都涼了。一般的新生兒,很快就會長大,母親辛苦的養育很快就會成為過去。然而他這個大Baby卻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失去的手腳是再也長不回來了,那麼,母親的辛苦是不是也注定視一場沒有期待的付出呢?
為了不要再讓媽媽那麼麻煩,讓媽媽耽誤吃飯的時間,謝坤山發明了吃飯的道具,他用自製的湯匙把飯菜送進自己的嘴巴時,心裡的興奮和自豪真是難以言喻,連飯菜也似乎特別香了。接下來,他開始嘗試用嘴巴來做一些事情,比方說翻閱書報雜誌,畢竟,如果一整天除了睡覺就是呆呆的坐著或躺著的話,實在是太貧乏、太痛苦,假如能夠閱讀些什麼,感覺上和外界還有些聯繫的話,就會好過得多。
就在謝坤山努力自立的腳步向前跨越一大步之後,家裡發生了一件事,媽媽積勞成疾,竟然病倒了!媽媽住院了十幾天,結果,謝坤山也就十幾天沒有洗澡。他一面忍受身體的不適,一方面也一直在想:「我一定得想辦法自己洗澡,這樣媽媽出院的時候,才可以休息,否則又會把她給忙壞了。」經過幾次的實驗和修正,他用衣夾夾住水管的出口,做成克難式的蓮蓬頭,並且運用浴室的牆角、水龍頭、水管甚至洗衣板,當成自己無所不在的手,如此這般把身體往各處去揉搓,再配合站在克難式蓮蓬頭前面轉動身體,謝坤山再次完成壯舉,可以自己洗澡了!
當時有人建議他到夜市的角落一蹲,或找一個香火鼎盛的廟前一躺,前面再放一個大碗公,收入一定很不錯,可是謝坤山拒絕用這種方式謀生。
「如果我小學畢業之後,不是去工廠工作,那會是怎樣呢?什麼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呢?」「對了!小時後我是很喜歡畫畫的。」
他從練習寫字開始,緊緊的咬住一隻筆,好不容易才在一張早已半濕的紙上寫下「謝坤山」三個大大的字,而且還東倒西歪。當他咬著筆做畫時,嘴裡總是傷痕累累,平常維持兩、三個破洞是正常的。在作畫的時候,那一陣陣有如利箭穿心的刺痛,常常讓他痛得幾乎要咬不住筆,然而,他從來不曾因此把嘴鬆開,或是想到放棄,反而把筆咬得更緊。當他咬著小刀削鉛筆時,雖然頭痛、牙痛、脖子痛,但是當第一次一片片小心地一點點削好鉛筆時,感受到的是克服了最大難關,連帶也將自己的未來給「削」出來了。作畫時,因為眼睛距離圖畫紙只有短短的幾公分,對視力來說是極大的負荷,眼睛對焦時引起的眼痛與頭暈,很不舒服,若不是有堅強的意志,是不可能堅強地練習。
在他24歲時,決定要用晚上的時間,再到國中補校繼續他中斷了十一年的學業。謝坤山小的時候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不太愛唸書的,可是,現在卻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動自發的唸書。他希望藉由追求知識來拓展人生的視野,得到心靈的充實,有一天可以豐富自己繪畫作品的內涵。不必為分數或文憑而唸書,完全為了自己而唸書。三年之後,他再接再厲考上建國中學補校,於民國76年畢業,完成了高中教育。
謝坤山和認識八年的女友結婚,婚後擁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泡牛奶、餵牛奶,甚至在腳上綁條繩子,一面作畫、一面拉動搖籃。他說:「我會盡力扮演好丈夫、爸爸的角色,好回報家人對我的愛。」
謝坤山的小女兒常幫爸爸做這做那,人家看了都誇她懂事,她卻說:「沒有啦!是爸爸的手長在我身上啦。」
游泳是謝坤山很喜歡的活動,到游泳池,他必須卸下義肢,以真實面目面對大眾的眼光,他失去了一隻腳、一雙手和一隻眼睛。相對於許多正常的人,一位朋友看了他以後,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謝坤山是外表殘障,內心正常;可是有許多人正好相反,是外表正常,內心殘障。」他喜歡爬山,不只是健身,也是鍛鍊意志。對一個走路有困難的人來說,一般可能會盡量避免走路;而他卻認為,能走路是福氣,所以要多走多走。
謝太太是謝坤山生命中最好的伴侶,是好妻子、孩子的好媽媽,也是許多人的好朋友。在愛中,她們為美滿婚姻做了最好的注解。
1. 【16】歲發生意外,失去雙手。
2. 如果放棄【學習】,就是放棄自己的未來。
什麼事情是你想要學習的?
3. 不但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更清楚自己【還擁有什麼】。
請問你失去了什麼?你還擁有什麼?
4. 可以沒有雙手,但是不能沒有【面對逆境的勇氣和毅力】。
5. 不只是削鉛筆,而且削出了【信心】。
6. 謝坤山用【衣架、鐵絲、原子筆套、湯匙】做成了吃飯的工具。
7. 謝坤山的太太說:「謝坤山臉上的笑容是【不斷克服困難所累積出來的】」。
8. 謝坤山到監獄演講時,勉勵受刑人:「你可以不照鏡子,【但是你不能不面對自己的影子】」。
http://www.sphs.hc.edu.tw/webpages/unit_administration/f100/%C1%C2%A9[%A4s%AA%BA%ACG%A8%C6.ht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