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唐景崧

唐景崧是台灣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巡撫,同時名義上也擔任了一下子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因為來台僅一年(1894-1895)就發生了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台,所以沒有什麼建設貢獻可言,就連唯一被記錄下來的事蹟也是負面的,就是在割讓前夕,割讓台灣的消息透過洋行、外國商人的口耳相傳,台灣的住民皆感到震驚譁然。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整個戰役的場景發生在中國的北方,但為何卻要割讓南方的領土。由於清國官方並沒有將割讓的消息正式告知台灣民眾,因此地方上的仕紳便推派代表向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求證,並表達誓死與日本對抗的決心。唐景崧原本私下準備潛行回大陸,但面對地方仕紳的「劫留」,頓時感到騎虎難下,乃將此地的情勢電告清廷,謀求對策。當時的南洋大臣張之洞便以幾個原則提示唐景崧,強調台灣的反抗無論是自立救助、或是結以外援,都必須在與清國無關的前提,以台灣「自保」的名義、或民眾「意願、從違」的形式,從事抗爭活動。在與地方仕紳商議之後,唐景崧便電告清廷,報備此處將以「獨立建國」的名義謀求自立。並於該年 5月23日發表「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這個號稱是「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台灣民主國」就這樣產生。以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俞明震任內務部長、李秉瑞任國防部長、劉永福任南部守備大將、國會議長則推林維源擔任(不過獨立僅十多天,唐景崧便潛行回大陸去了,台灣民主國宣告瓦解,所以他其實是蠻膽小的吧)。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1037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